宇树科技官宣IPO后,王兴兴首次发声

Connor 抹茶交易平台 2025-09-11 2 0

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 深圳报道】9月11日上午,全球市场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目光在上海黄浦江畔汇聚,2025Inclusion・外滩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在此举行。

宇树科技官宣IPO后,王兴兴首次发声

“现在的AI语言模型,在文字、图像领域,已经比99.99%的人都要做得好,但在让AI干活领域,还是荒漠,荒漠上长了几颗小草,真正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还未到来。”

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圆桌论坛发言时表示,过去最后悔的一件事,是之前对AI感兴趣时没有过多关注,在专注做机器人。现在有机会,让AI与机器人结合,落地干活。

大河财立方记者现场了解到,这是自宇树科技宣布IPO计划后,王兴兴首次公开现身。

在他出场后,现场的气氛明显高涨了一些。此次王兴兴也直言提到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:“非常缺少顶尖人才,每家公司都是这样的;公司人员多了反而效率低了,这对于人员扩增较多的企业来说,都是很大的挑战。”

机器人优质数据采集仍是难题

2025年,王兴兴及他所创立的宇树科技以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表现,备受市场关注。

宇树科技官宣IPO后,王兴兴首次发声

展开全文

据王兴兴现场透露,2011年,他曾对AI也非常感兴趣,但当时AI非常冷门,相关的AI、神经网络类的书籍在图书馆是“吃灰”的。

“当时我看了几本书,觉得能做得有限,后来就没花太多时间关注,专注做机器人了。这确实是我过去做得最后悔的一件事。”王兴兴说,不过好在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,现在终于有机会,把握AI时代,让AI真正能落地干活。

对于此前提到“行业过度关注数据而忽视了模型架构缺陷”,王兴兴回应表示:“这不是否定说数据不重要,不要误解,数据和模型其实都是机器人的难点,可能过去大家更多地关注数据。”

王兴兴认为,数据方面的核心问题是很难判断什么是优质数据。“哪些动作、哪些场景,如何采集才能获得对机器人有价值的数据,机器人的优质数据如何采集,哪些数据类型需要采集、需要多大规模,都处于模糊的阶段。”

在他看来,当前具身智能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,包括高质量数据以及模型算法层面。“眼下硬件是足够用的,最大的问题还是AI模型本身的能力不太够。比如AI难以很好地控制灵巧手,没办法让硬件真正用起来。”

尽管存在挑战,但王兴兴对未来仍旧看好。他认为现在创新创业的门槛已大幅降低,年轻创新者迎来了好时代。在AI时代,小组织的爆发力会越来越强。

人员扩充至约千人

王兴兴直言:效率反而低了

作为知名的年轻一代企业家之一,王兴兴的创业经历,也是一段将“天马行空”的想法通过科学研究而落地实现的历程。

据王兴兴现场透露,他自己从小对科技就有极大的兴趣,对化学、物理和核聚变等都很感兴趣,大学时对神经网络也很关注。2009年,读大一的他做了第一款双足人形机器人,现在宇树科技做双足、四足机器人,在他看来,做机器人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对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一代,王兴兴建议:“忘记过去的经验,学习当下最新的知识,依赖过去的经验不是好事,把握好当下的事情,做好当下的决策。”

当谈及宇树科技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和问题,王兴兴提到:“首先公司非常缺顶尖人才,母庸置疑每家都这样;其次,团队人多了反而发现效率更低了,人多了可能各种问题暴露地更严重,这对于所有人员扩增比较多的企业来说,哪怕是一家大公司,组织和管理都是很大的挑战。我觉得,还是要多花时间。”

据王兴兴今年6月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,目前宇树科技约有1000人,年度营收超10亿元。机器人行业技术门槛高、研发周期长,该公司也是业内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。

自9月2日官宣IPO计划后,宇树科技上市进程备受关注。

根据其公开发文,预计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。9月8日晚间,针对网传“宇树科技着眼于500亿元的IPO估值”,宇树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:“目前,公司内外至今没有讨论过IPO估值的事情,相关估值信息不实。”

实习编辑:金怡杉 | 审校:张翼鹏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
评论